“崇俭戒奢”的榜样与见证

2025-09-27
来源:

高友洪


   

       参加中国基督教本届全国委员会议结束后,会务通知十二点前退房。为买便宜机票,我的返程航班是下午六点,想到要一个人在机场捱四、五个小时,头有点大,但又不想给会务添麻烦,于是就提前退房,早早去了机场。其实不是不能找个地方休息,只是想着省几个银子。节俭的习惯一旦被刻进一个人的骨子里,处处总是出于本能地精打细算,这和有钱没钱、花自己的钱还是花公家的钱没什么关系。候机中途,思绪恣意翻飞,想起这些年的服事经历,想起每次省钱的“窘”,想起崇俭戒奢的话题。

       崇俭戒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我国宗教界的共同倡议。在宗教界倡导崇俭戒奢,有利于整肃教风,重塑形象,促进风清气正。由此,我想起了前辈牧长的榜样和见证。由于出生的年代与成长的经历,老一辈教牧人员大多都是本能地节俭,范承祖牧师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。记得当年和范牧师一同出差,基本上都是乘坐绿皮火车,二、三十个小时的车程,焙子、黄瓜、咸菜是“标配”,泡面加火腿肠就算好日子。那年头,坐飞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。

       范牧师从来不会刻意地去要求别人,但却将节俭的美德落实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。小到买几张卡片、几份请柬,许多事情他都要亲历亲为,不是因为他“大权独揽”,而是出于不当“甩手掌柜”的习惯,也是为了精打细算,省钱过日子。因为与他“合拍”,偶尔在饭店待客,只有我获得点菜的“权力”。一次接待加拿大客人来访,考虑到航班到达较晚,饭店都已经打烊,需要提前为客人备些食物。于是他带着我从新城南街到伊利总公司,两人骑车二十几公里,只为那儿的面包比别处实惠便宜。一次他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归来,主管部门召集会议,安排他向宗教团体负责人传达全国两会精神。当天正逢下雨,他骑上“二八大杠”带着我赶往会场,宁可两人被淋成落汤鸡,就是舍不得花钱打车出行。我曾经和他同在一个办公室,亲眼见过他所用的毛巾,叠成几层有一个破洞,展开好几个破洞……说实话,我没有大手大脚的习惯,但他近乎“抠门”的做法,有时连我都看不下去。



       教会买了车他不坐,常常背着书包挤公交。那些年,因为要请示工作,我常去他家里,茶几当餐桌,喝奶茶,嚼馒头片就是他的生活。偶尔去外面吃一顿“有有稍麦”“六六包子”或“砂锅饺子”,都是因为招待客人才有的“好待遇”。买的东西都是地摊货,但接待客人的钱从不让教会报。“省下的,就是挣下的”是他常说的一句话,节约是这一代人最大的乐趣。感恩上帝使我多年与他同工,耳闻目染,让我也有过坐长途大巴去兴安盟、去赤峰、去乌海、去二连浩特,坐小三轮颠簸上百里,到枳芨梁吴朋圪堆……饿了啃面包、渴了喝矿泉水的难忘经历。

       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,过去的年代谁都回不去,也不能用他具体的做法去要求每一个人。然而,老一辈崇俭戒奢的精神不可弃。今天出门,个个都是“空中飞人”,出行专人专车,还动辄叫苦叫累。吃饭讲档次讲排场讲面子,有时还要喝点小酒胡言乱语。占公家的便宜总能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,仿佛是“理所当然”的事情。将“从严治教”当作汇报工作的口号,名为“整治教风”,实则排除异己,处心积虑谋算个人利益……老一辈是一面镜子,提醒我们应当怎样做人做事。我在想,如果我们都能够像老人家那样大公无私,率先垂范,严以律己,“崇俭戒奢”的倡议是否显得多余?




阅读564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