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日民族英雄——基督徒将军佟麟阁

2025-09-05
来源:
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佟麟阁,原名淩阁,字捷三,于1892年出生在河北高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。7岁时,拜舅父胡老先生为师,从小博闻强记,不仅熟读经史,也练就了一手精湛的字艺。16岁时,凭借出色的才华考入高阳县衙门,担任缮写员一职。


        1912年,北洋备补军左路前营管带冯玉祥在河北景县招募新兵,年仅二十岁的佟麟阁怀揣着满腔热血,投身军旅,开启了他的军事生涯。冯玉祥是对中国近代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军事人物,早期曾对“洋教”抱有强烈的偏见,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,亲眼目睹了基督徒的善行义举,逐渐倾向并接受了基督教信仰。


       1915年,佟麟阁为耶稣基督的精神所感动,在北京亚斯立堂(现崇文门堂)经由刘廷芳牧师主持,接受了洗礼,正式成为基督徒。立志效法主耶稣服务人群的榜样,为人民福祉而献身。




         1933年,随着日军进一步进占山海关,29军长宋哲元为了稳定后方,特任命佟麟阁为张家口警备司令,以保障该地区的安定。2月,29军将士奔赴长城,与日军展开激战。在喜峰口、潘文峪口等地,顽强抵抗,重创敌人,延缓了日军的侵略步伐。


         1933年5月,冯玉祥于张家口组建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,并任命佟麟阁为第一军军长,兼任察哈尔省代主席。在接下来的战斗中,他英勇地参与了收复多伦等地的战斗。后随着同盟军的解散,佟麟阁隐居北平香山。直至1934年宋哲元再度邀请他出山,担任军事要职,驻守南苑。



              1937年7月7日,日寇挑起了震惊中外的“卢沟桥事变”。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,佟麟阁将军被任命为29军副军长,指挥部队抵抗日军,并肩负起北平抗战的重任。


        卢沟桥事变中,29军官兵英勇阻击日军,南苑召开的军事会议上,佟麟阁将军下令宛平城部队坚决抵抗,誓与卢沟桥共存亡,不得后退。他同时命令37师110旅旅长何基沣所率的吉星文团进行反击,成功阻击了日军,这标志着抗战的序幕正式拉开。

         1937年7月28日凌晨,日军在空军支援下对北平发动全面攻击,重点进犯南苑。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坚决指挥29军进行南苑的坚守战。佟麟阁腿部中机枪伤,仍坚持与敌军激战。当天下午,身负重伤的佟麟阁将军不幸被日军飞机炸弹击中头部,英勇牺牲,年仅45岁。


       佟麟阁将军逝世后,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,以示敬意。1946年7月28日,国民政府为纪念佟麟阁将军,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仪式,并决定将西城区的一条街道命名为“佟麟阁路”,以示纪念。 如今,位于北京香山的佟麟阁将军墓,静静地躺在青山绿水之间,诉说着他英勇的一生。这里,是他长眠的地方,也是后人缅怀他的圣地。



阅读23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